详情

新媒体视域下游戏与非遗文化双向赋能路径探索——以苏州碧螺春制茶技艺非遗文化游戏创新活化为例

申报人:胡乐妍 申报日期:2024-04-07

基本情况

2024
新媒体视域下游戏与非遗文化双向赋能路径探索——以苏州碧螺春制茶技艺非遗文化游戏创新活化为例 盲选
创新训练项目
艺术学
设计学类
A、学生自主选题,来源于自己对课题的长期积累与兴趣
创新类
2024-04
2025-04
苏州碧螺春茶技艺非遗文化,是国家具有代表性的茶文化,却面临传承断层产业发展受限等问题。为让年轻人领略其魅力,我们策划结合游戏和VR进行宣传。游戏将运用VR技术还原现实中的茶技艺让玩家身临其境。此项目旨在用游戏这一现代媒介,让苏州碧螺春茶技艺非遗文化焕发新生,让更多人了解并爱上它。我们期待通过这一创新方式,为该非遗文化注入现代活力,更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开辟新途径。

1.202307月第17届中国好创意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72小时计时赛(山东青岛)国赛一等奖指导教师

2.202307月第17届中国好创意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72小时计时赛(山东青岛)国赛二等奖指导教师

3.202311月第18届中国好创意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72小时计时赛(江西新余)国赛一等奖指导教师

4.202311月第18届中国好创意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72小时计时赛(江西新余)国赛二等奖指导教师

5.202311月第18届中国好创意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72小时计时赛(江西新余)国赛三等奖指导教师

6. 江苏省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微电影组一等奖指导教师

该团队拥有在艺术设计、历史文化、绘画、游戏、演讲等多个领域的出色能力和深厚兴趣。他们的团队成员来自艺术学院不同专业,每位成员都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出色的专业技能。他们对于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表现出了极高的热情和责任感,提出了通过游戏和VR技术对苏州碧螺春茶技艺进行创新传播的项目计划。我相信他们的项目不仅能够有效地促进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还能够为我校乃至整个社会的文化创新与传播贡献新的力量,特此推荐!

校级

项目成员

序号 学生 所属学院 专业 年级 项目中的分工 成员类型
胡乐妍 艺术学院 环境设计 2023 统筹组织与管理,参与研究方向的制定与执行并进行中期汇报及成果展示汇报。
李子瑄 艺术学院 动画 2023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参与部分游戏图纸及效果图的制作,汇报PPT的制作。
朱珠 艺术学院 动画 2023 现场调研、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参与游戏内容及效果图的制作。
章媛媛 艺术学院 美术学(师范) 2023 现场调研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参与部分游戏图纸及效果图的制作,汇报PPT的制作。

指导教师

序号 教师姓名 教师账号 所属学院 是否企业导师 教师类型
蔡思奇 003772 艺术学院

立项依据

其一)通过非遗文化与游戏相结合吸引更多的群众了解喜欢非遗,不仅在于老年群体,也聚焦年轻客群。


其二)扩大非遗文化地域宣传范围,提高地方经济效益。


其三)将非遗可视化,传承非遗文化,记录非遗历史。


将非遗文化与游戏设计相结合,可以在社会上有些较大的正面影响。对于幼儿来说,可以作为他们的文化启蒙,在游戏的娱乐中获得不一样的游戏体验,同时接受非遗文化教育,传承非遗文化。让幼儿接触和了解传统文化,培养他们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还可以促进幼儿的大脑开发,例如猜灯谜、解谜题等,可以锻炼幼儿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帮助幼儿集中注意力,提高专注力。在对于青年中年来说,加上文化自信,在学习工作的同时获得放松。对于老年群体,非遗游戏对老年人也具有重要意义,一些非遗文化能够引发老年人对过去生活的回忆,带来情感上的满足。

将游戏与文化相结合,也能够让老年人进一步跟上时代发展,同时增添生活的乐趣和丰富性。通过游戏这一创新媒介,我们旨在扩大苏州碧螺春茶技艺非遗文化的地域宣传范围,让更多人领略其独特魅力。游戏将跨越地域界限,吸引全球玩家关注苏州碧螺春茶技艺非遗文化,进而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通过游戏内的虚拟商店、文化体验等环节,玩家可以购买非遗相关产品,增加地方非遗产业的收入。同时,游戏也将成为苏州的一张文化名片,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亲身体验非遗技艺,为地方经济注入新的活力。我们期待通过这一项目,实现非遗文化传承与经济效益的双赢,让苏州碧螺春茶技艺非遗文化在更广阔的舞台上绽放光彩。

非遗文化可视化:将苏州,通过游戏与VR所形成的交互环境进行生动展现,让玩家在游戏中亲身感受茶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设计一系列与苏州碧螺春茶技艺非遗文化相关的故事、游戏,展现苏州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传播非遗文化:借助游戏的广泛受众群体,结合苏州碧螺春茶技艺非遗文化的特点,将苏州非遗文化融入游戏的各个环节,设计一系列有趣的玩法和任务,通过玩家的互动体验,让苏州碧螺春茶技艺非遗文化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认知。例如,玩家可以亲自体验炒茶的过程,品茶的环境通过vr技术闻到茶的香味等。通过游戏玩法,让玩家深入了解苏州碧螺春茶技艺非遗文化的技艺和内涵。同时,运用独特的视觉元素和音效设计,还原苏州非遗文化的独特韵味。游戏画面可以融入苏州园林的美景、刺绣作品的细腻纹理等元素戏世界。故事情节围绕苏州的非遗技艺、传统习俗等展开,通过游戏中的历史背景、人物

故事、技艺传承等元素,详细记录苏州非遗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为后人研究苏州非遗文化提供历史资料和参考。

国外研究相关现状:

国外对文化遗产传承的数字化游戏研究进程较早,各个机构配合很紧密。实现了很多基于三维,场景再现的历史游戏。由欧盟第七框架计划(FP7) 资助,希腊CERTH科研机构主导,多个国家高校合作的i-Treasure 项目,是目前利用数字化手段和非遗数字资源进行表现艺术类非遗教育研究中最有借鉴价值的项目。同时,技术公司也加入到了文化传播的行列,如TOTEM公司利用GPS定位和混合现实 技术开发的手机应用Tidy City 游戏,让游客熟悉当地语言、习俗文化和艺术等等;Epic 4D公司和圣经研究专家合作开发的PC游戏the Great Bible Race用于向公众和信徒传播学习圣经知识等等。国外的研究与技术都相当成熟,说明了各个地区的文化遗产是可以与游戏进行很好的结合,此类游戏在游戏市场占有一定的影响。

1.《黑色洛城:VR档案》(L.A. Noire: The VR Case Files):这是一款犯罪惊悚类的VR游戏。玩家化身为警探科尔?菲尔普斯,破获取材于1947年洛杉矶真实罪案的残暴罪行、诡计和阴谋。游戏画面逼真,人物表情丰富,侦探工作细致,让玩家亲历洛杉矶历史上最腐败最暴力的时期。

2.《皮鞭手枪》(Pistol Whip):这是一款动作射击类的VR游戏。玩家需要用手枪打败敌人,同时躲避子弹和障碍物,感受动作电影般的刺激。

3.《渔夫的故事》(A Fisherman's Tale):

这是一款解谜冒险类的VR游戏。玩家扮演一个住在灯塔里的渔夫木偶,需要与自己不同尺寸的复制品合作,解开一个关于现实和幻想的故事。

这些游戏展示了VR技术在游戏领域的广泛应用,从犯罪惊悚到动作射击,从解谜冒险到音乐射击,各种类型和风格的游戏都能通过VR技术为玩家带来沉浸式的体验。

国内研究现状:

《王者荣耀》这一款moba游戏,在中国热度相当之高,在2023年的亚运会也是热度最高的电子竞技项目,同样也是该游戏首次登上亚运会的舞台。该游戏的英雄人物来自中国的占了绝大部分,包括中国神话人物和中国历史人物,每个英雄都有自己的建模和核心技能设定(技能为三到四个技能),游戏内动作,都与文化人物的特色紧密结合,例如三国人物关羽的万马奔腾,赤兔再现的技能设定以及关二爷正义凌然,不惧强敌的语音,威风凛凛,再现当世英雄气概,同样王者荣耀的皮肤系列也越来越与传统文化相紧密结合,比如敦煌系列皮肤,山海系列皮肤,龙年文化皮肤,中国四大神兽皮肤以及民俗皮肤,京剧元素皮肤等很皮肤都融合了中国元素。让玩家在听觉和视觉更直观,更愉悦的氛围感受。但游戏内英雄故事的内容也多有虚构,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游戏的爆火,《王者荣耀》这一款游戏即使能够有效的传扬中国文化,却并不是一个完完全全的专门覆盖中国传统文化的游戏,玩家更注重游戏胜利和游戏数据,而每个中国传统英雄人物背后的故事又有多少人来探索。国内的大型的游戏,即使努力的融合中国的传统文化的元素,但更侧重于游戏的不一般的带着厚重历史元素特效的游戏快感体验,缺少了实质内容的融合。而这需要我们小的专题游戏来实现。游戏形式更简单,对传统文化的表达与融合更多。

《雪山飞狐VR》这款游戏以金庸的经典武侠小说《雪山飞狐》为背景,利用VR技术为玩家提供了一个沉浸式的虚拟世界体验。游戏采用三维画面、实时动态光线追踪和真实的物理运动仿真,使玩家仿佛置身于小说中的世界。由于其精细的画面、完整的剧情和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款游戏在VR游戏市场中备受欢迎,获得了广泛的赞誉和用户好评。

苏州非遗碧螺春绿茶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其独特的品质特征、制作工艺以及历史文化背景上。

首先,从品质特征上看,碧螺春绿茶的外形独特,条索匀整纤细,形状如螺,披满茸毛,白毫隐翠,清香中透着芬芳。其汤色黄绿清澈,香气清香淡雅,滋味鲜爽甘醇,叶底柔软翠绿,匀整明亮。这种独特的品质使得碧螺春绿茶在茶中独树一帜,被誉为“茶中仙子”和“天下第一茶”。

碧螺春绿茶的制作工艺也极具特色。它全部采取传统手工技艺,包括采摘、拣剔、摊放、高温杀青、揉捻整形、搓团显毫、文火干燥七道工序。这种传统的手工制作技艺使得每一片碧螺春绿茶都凝聚了匠人的心血和智慧,也使得其品质得以保证。

碧螺春绿茶还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它的种植始于两晋南北朝,唐宋两代列为贡茶,俗称“吓煞人香”。清康熙因其茶“清汤碧绿,外形如螺,采制早春”而赐名为“碧螺春”。这种历史文化的积淀使得碧螺春绿茶不仅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

3.1真实再现碧螺春制作工艺

这款VR游戏的核心特色是真实而详尽地再现了碧螺春绿茶的制作过程。玩家可以通过游戏深入了解碧螺春的制作工艺,包括采摘、杀青、揉捻、干燥等各个环节,使游戏成为一个学习和欣赏碧螺春茶文化的优质平台。

3.2沉浸式体验

利用VR技术,游戏为玩家提供了沉浸式的体验。玩家仿佛置身于碧螺春茶园的各个角落,能够亲身感受采摘茶叶的乐趣,亲手体验炒茶的过程,以及享受品味最终成品的过程。

3.3互动教学

游戏内置了互动教学功能,玩家可以在游戏过程中学习碧螺春的制作技巧,并通过游戏反馈来提升自己的制作水平。这种互动教学方式既有趣又有效,能够吸引更多玩家参与。

3.4丰富的故事情节

游戏不仅关注碧螺春的制作过程,还融入了丰富的故事情节。玩家将扮演一位茶叶制作师,通过完成各种任务和挑战,逐步解锁新的制作技能,最终成为碧螺春制作的大师。

3.5精美的画面和音效

游戏采用了高质量的图像渲染技术和逼真的音效设计,为玩家提供了视觉和听觉上的双重享受。精心设计的茶园景色、细腻的人物动作和逼真的炒茶声音,都让玩家仿佛置身于真实的碧螺春茶园之中。

3.6多样化的游戏模式

为了满足不同玩家的需求,游戏设置了多种游戏模式。玩家可以选择自由模式,自由探索茶园和制作茶叶;也可以选择挑战模式,接受各种制作茶叶的挑战任务;还可以选择社交模式,与其他玩家交流制作心得和经验。

3.7深厚的文化底蕴

碧螺春绿茶作为中国传统名茶之一,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游戏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和丰富的互动内容,向玩家传递了碧螺春茶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

拟解决的问题

碧螺春及其古法制作技艺长久以来所形成的传统文化同样面临着技艺传承断层、市场认知度不足、品牌价值未得到充分开发等多重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于碧螺春的传承与发展进行深入的研究,不仅是对于苏州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更是对于传统工艺与现代市场结合的创新探索。通过将苏州碧螺春的历史故事、制作工艺、品饮文化等元素融入游戏设计中,可以打造一款兼具娱乐性和教育性的游戏产品。

四、预期成果

 

第一阶段(2024.04—2024.06)实地调研并采访相关工作人员,整理采访报告,总结研究内容

第二阶段(2024.07—2024.09)设计规划方案,进行游戏内容展板的初步绘制。

第三阶段(2024.10—2024.11)优化设计,进行游戏内容展板的效果图制作。

第四阶段(2024.12—2025.03)完成游戏内容展板制作,写研究报告。

为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和按时完成,我们定制了详细的研究计划与进度安排:

项目阶段

时间

具体事项

第一阶段

2024.4—2024.6

收集和整理苏州碧螺春茶艺技非遗文化的相关资料,进行该非遗文化元素的深入研究,完成其筛选与提炼。

第二阶段

2024.7—2024.9

根据苏州碧螺春茶艺技非遗文化的特点,确定游戏版面的整体设计风格,如古典、简洁或现代。组织讨论会议,根据项目的主题和预期探讨确定最终的版面设计方案。进行版面的初步设计,包括布局规划、色彩搭配,以及游戏角色等元素的设计。

第三阶段

2024.10—2025.11

对版面中的各个元素进行细节调整和优化,同时设计游戏剧情和互动环节,其包括交互元素和交互逻辑。

第四阶段

2024.12—2025.3

根据之前的设计和优化结果,制作最终的版面效果。确保版面中的元素和交互设计符合项目的要求和预期效果,整理前期调研数据与优化后方案,并制作展板以及PPT,展示成果。

在每个阶段,我们将设立具体的里程碑和检查点,以确保项目按计划进行,并及时调整和改进项目方案。

与本项目有关的研究积累和取得的成绩:

在国内,不少研究已经将游戏的概念带入非遗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中,张宇等通过《2048牡丹亭》小游戏,从娱乐性、参与性和互动性三方面探讨了游戏对非遗的的趣味性传播作用和游戏情节层层递进,深度展现非遗知识的独特体验。《年画重回春节》小游戏就学习借鉴了大量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地方文化特色鲜明的年画绘制技艺,使游戏整体美术风格贴近传统,所使用的年画作品也多直接来自各地区年画非遗传承人。同时,国内vr技术逐渐成熟,以非遗为主题的VR游戏也已取得不错成绩。近年来发布的《节奏大师?非遗篇》获得了多个游戏行业的奖项,如“最佳VR游戏设计奖”, 在多个VR游戏展会上受到好评,吸引了大量玩家体验。其通过游戏的形式,成功地将非遗文化如川剧的变脸、剪纸艺术等介绍给了更多年轻人,提高了非遗文化的知名度。《非遗VR体验馆》获得了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认可,被评为“非遗文化传承优秀项目”,在教育领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被多所学校用于非遗文化的教育和传承。其通过VR技术,为玩家提供了身临其境的非遗体验,增强了玩家对非遗文化的认识和兴趣。《非遗大观园VR》在上线后短时间内就获得了大量玩家的关注和好评。凭借其高质量的VR体验和丰富的非遗内容,获得了“最佳VR文化传承奖”。

已经具备的条件:

1.技术支持:现代游戏开发技术,如ar、vr、mr等已经相当成熟,可以为项目的实现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2.市场基础:随着国风游戏的兴起,传统文化主题的游戏受到越来越多玩家的喜爱和追捧,这为项目的市场推广奠定了基础。

3.借鉴设计者前辈们的设计思路与方法,以及在相关的网站或app上学习相关知识,运用自身所学的软件基础与收集到的苏州非遗文化相关信息将结合,进行创新,设计游戏。

尚缺少的条件和方法:需要吸引力,正如马晓娜等指出严肃游戏的价值在非遗领域中没有被充分挖掘。目前研究中仅有于潇翔明确基于严肃游戏的理念利用3D游戏引擎和 Kinect体感设备设计了两款傣族非遗文化的游戏。而实际应用中移动端app和PC端网页游戏等方式是常用的文化传播方式,但所传播的知识均较浅显。

解决方法:做一款专注于非遗的游戏,将VR与其融合吸引更多玩家。

经费预算

开支科目 预算经费(元) 主要用途 阶段下达经费计划(元)
前半阶段 后半阶段
预算经费总额 2000.00 1050.00 950.00
1. 业务费 1800.00 950.00 850.00
(1)计算、分析、测试费 0.00 0.00 0.00
(2)会议、差旅费 1500.00 800.00 700.00
(3)文献检索费 0.00 0.00 0.00
(4)论文出版费 300.00 150.00 150.00
2. 实验装置试制费 0.00 0.00 0.00
3. 材料费 200.00 100.00 100.00

项目附件

  • 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申报表 (1) (2).doc
    下载
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