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数字时代下大学生信息茧房的现状分析和破茧路径探究——以江苏省大学生为例

申报人:徐子淇 申报日期:2024-04-06

基本情况

2024
《数字时代下大学生信息茧房的现状分析和破茧路径探究——以江苏省大学生为例 盲选
创新训练项目
经济学
经济与贸易类
A、学生自主选题,来源于自己对课题的长期积累与兴趣
创新类
2024-04
2025-04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信息的数量和种类均呈指数级增长。与此同时,社交媒体平台的崛起和大数据的推荐算法也加剧了个体间的数字鸿沟,带来了信息窄化、观点固化等问题。基于434份江苏省大学生问卷,将信息茧房划分成结构同质和内容同质两大类,采用定序logit模型分析了大学生信息茧房的成因、效应并进而提出破茧路径。为大数据时代下大学生信息茧房现象的内在机制提供了理论视角,深化了对信息茧房的理解。
作为组员参与2023年度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成功校级立项。

指导三项校级创新创业项目并完成结题,指导正大杯国赛获得三等奖。

论文:

1)段巍、舒欣、吴福象、刘彤彤,无形资本、资本—技能互补与技能溢价,经济研究,20233)。

2)舒欣#*、安同良,中国制造业企业专利申请动机研究,现代经济探讨,20204):84-93。该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创新政策与管理》2020年第8期全文转载。

3)舒欣#*、安同良,知识产权保护行为、创新产出与企业绩效——基于江苏省制造业企业微观创新调查,宏观质量研究,20205):70-82

4安同良、魏婕、舒欣,中国制造业企业创新测度——基于微观创新调查的跨期比较,中国社会科学,20203):99-122

5)安同良、舒欣#,企业专利行为前沿理论与思考,社会科学战线,20184):75-83

项目:

1.江苏省社会科学后期资助项目,江苏省课题,《中国制造业企业专利行为研究》,2022.3-至今,5万元,在研,主持。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2.中共江苏省省委组织部, 江苏省课题, JSSCBS20210470, 江苏省“双创博士”项目, 2021 -至今, 15万元, 在研, 主持。

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人才科研经费,2020-202310万元,结题,主持。

4.《中国创造之路:中国制造业企业创新行为的演化研究》,中宣部,2018-202150万元,结题,参与。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微观调查视角的中国制造业企业创新行为的演化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编号:71372036, 2014-201759万元,已结题,参与。

指导项目总体规划,文献搜集,资料整理与分析等,提供理论指导;

指导研究报告的撰写,多次指导修改;

指导三项校级创新创业项目并完成结题,指导正大杯国赛获得三等奖;

指导老师认为该项目具有合理性与可行性。

校级

项目成员

序号 学生 所属学院 专业 年级 项目中的分工 成员类型
徐子淇 商学院 国际经济与贸易 2022 负责项目的研究方向和框架设计、项目进程安排、报告的撰写
张天宇 商学院 财务管理 2023 负责前期调查、文献搜集与整理
夏沁熙 商学院 国际经济与贸易 2022 负责调研、问卷设计发放、数据可视化图表
余丽莹 商学院 财务管理 2022 负责问卷设计发放、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

指导教师

序号 教师姓名 教师账号 所属学院 是否企业导师 教师类型
舒欣 003380 商学院

立项依据

       对大学生群体在信息时代下面临的信息茧房困境进行了全面系统梳理和深入分析,通过对这一问题的深度剖析,为理解信息茧房现象的内在机制提供理论视角,对探索切实有效的大学生信息素养提升策略,破除信息茧房的束缚提出现实可行的建议。

为了深入研究江苏省大学生信息茧房现存的困境,本文基于434份问卷对江苏省大学生信息茧房的现状和成因进行了探析。首先,本文设计了包含“基本信息、使用程度、内容同质、结构同质”四大模块的问卷,构建了江苏省大学生信息茧房现状的微观数据库。其次,对问卷数据进行整理和有效性验证后,对样本数据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与t检验分析。再者,本文构建定序logit模型,分析“熟人社交型”媒介、“公共讨论型”媒介、“垂直传播型”媒介对大学生信息茧房的影响,进一步分析学生信息茧房形成的原因。最后,本文基于上述调查结果提出破除大学生信息茧房困境的策略,助力大学生成功破茧,接触更多样的信息世界。本文研究思路从问题提出、调查方法、调查结果和策略建议四个方面展开,综合运用了文本研究、描述统计、实证分析和实地访谈的方法。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202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和战略高度提出了新时代数字中国建设的整体战略。然而,在数字经济时代,满足信息发送端的市场需要、实现需求端的信息精准对接的同时,个性化推荐算法等技术的发展也造成了不同个体间的信息鸿沟,带来了诸如信息获取渠道狭窄化、观点立场固化和选择心理强化等问题,加大社会不同群体间认知差异。

仅仅二十年的光景,关于探讨网络媒体在信息流转中的角色,人们的认识经历了从“信息均质”到“信息封闭”的广泛而剧烈的转变。随着推荐算法技术的普遍应用,在现实世界中,信息茧房现象已经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一方面,信息茧房导致人们难以接触到多元化的观点,限制了思维的发展,容易造成观念的固化;另一方面,信息茧房亦可能加剧社会矛盾,诱发极端事件。

显而易见,大学生群体也普遍面临着信息茧房的困境,这一现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知识视野的局限性成为显著问题。大学生往往偏好关注与自己兴趣和观点相契合的信息,长此以往,他们的知识接触面将变得狭窄,不仅会错过跨学科知识的交融,而且可能导致认知结构的同质化。其次,信息茧房易造成思维方式固化,长期沉浸于同质化信息环境中,大学生在面对多元化观点和问题时,往往表现出较低的包容性和理解力,甚至可能产生排斥反应。再者,批判性思维的缺失亦是在信息茧房中尤为突出的问题,学生在海量信息中往往缺乏必要的质疑精神,未能对所接受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进行深入分析与判断。此外,社交互动的局限性也不容忽视,信息茧房的存在可能导致大学生与同龄人之间的沟通障碍,进而影响深层次的交流与理解。最后,心理健康问题亦不容小觑,长期处于封闭的信息环境中所引发的压力和困惑,可能导致大学生出现自我认知的怀疑、焦虑、迷茫,乃至抑郁等心理症状。

鉴于当前形势,本文立足于“茧房成因-茧房效应-破茧路径”这三个核心维度,对大学生群体在信息时代下面临的信息茧房困境进行了全面系统梳理和深入分析

项目与党的二十大报告紧密相连,深入探究数字时代下大学生信息茧房困境,为更好理解并破解信息茧房问题提供了有益借鉴。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还将继续关注信息茧房在不同群体、不同网络平台中的表现,以期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网络空间的和谐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技术路线

拟解决问题

       解决数字时代下大学生深陷信息茧房困境的问题。

预期结果

       对大学生群体在信息时代下面临的信息茧房困境进行全面系统梳理和深入分析,通过对这一问题的深度剖析,为理解信息茧房现象的内在机制提供理论视角,对探索切实有效的大学生信息素养提升策略,破除信息茧房的束缚提出现实可行的建议。

20242月—20244月,完成问卷收集与整理和研究报告初稿的撰写。

20245月—202411月,深入研究破解大学生信息茧房的策略,完成中期报告。

202412月—20254月,依据老师中期修改意见,完善实证分析相关内容,完成结题报告的撰写。

信息茧房(information cocoons)的相关理论最早由桑斯坦(2006)提出,该理论认为用户会因选择性心理使自己桎梏于如蚕茧一般的屏障中,与外界多样化信息隔绝。所谓信息茧房并非算法时代的新兴产物,而是在人类社会中业已存在的、与人类自身选择性心理活动相关的观念(徐翔,敖子棋,史静远,王晓虹,2022)

   随着智能化时代的到来与深入发展,这一现象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信息茧房意味着,我们只听我们选择和愉悦我们的东西。互联网时代,用户个体会根据在自身喜好和兴趣为自己量身定做“私域”,“私域”式的信息获取与阅读行为会一定程度上导致信息茧房现象的出现,长此以往用户个体会被禁锢在自己编制的信息茧房之中,个人的信息化生活会呈现出定向化与程序化方向的趋势。

①对于网络媒介与 “信息茧房” 之间的因果关系尚缺乏系统的实证检验,我们通过定序logit模型进行实证分析;
②现有研究忽视了网络媒介的多样性, 尚未系统地分析国内不同网络媒介的茧房效应,我们在研究中讨论多方面,不局限于算法,更加全面的思考信息茧房效应。

经费预算

开支科目 预算经费(元) 主要用途 阶段下达经费计划(元)
前半阶段 后半阶段
预算经费总额 3000.00 1500.00 1500.00
1. 业务费 2400.00 1200.00 1200.00
(1)计算、分析、测试费 0.00 0.00 0.00
(2)会议、差旅费 2000.00 1000.00 1000.00
(3)文献检索费 400.00 200.00 200.00
(4)论文出版费 0.00 0.00 0.00
2. 实验装置试制费 0.00 0.00 0.00
3. 材料费 600.00 300.00 300.00

项目附件

  • 商学院《数字时代下大学生信息茧房的现状分析和破茧路径探究—以江苏省大学生为例》徐子淇.doc
    下载
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