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人际交往关系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为例

申报人:曹阳 申报日期:2022-03-21

基本情况

2022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人际交往关系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为例 盲选
创新训练项目
法学
社会学类
A、学生自主选题,来源于自己对课题的长期积累与兴趣
创新类
2022-04
2023-04
本项目以“互联网+”为背景,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在借鉴和吸收以往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基础上,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为例,得出大学生人际交往关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因素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引导对策与建议。

2019年10月——2020年10月:主持研究性项目《江南古镇传统美食的研究》

1.2022年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书院制模式下双院协同育人的实践探索和创新发展》在研。

2.2019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共青团研究课题《“00后”大学生的群体特点与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基于南京市10余所高校的问卷调查》结题。

3.2019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党建研究课题《“00后”大学生的群体特点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研究》结题。

4.2020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党建研究课题《新时代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研究——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为例》结题。

5.2020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统战理论研究课题《新时代高校民主党派思想建设工作研究——基于南京市10余所高校的问卷调查》结题。

1.项目组成员组织协调上的支持:包括任务分配、人员变动、成果分配等。

2.项目实施过程中技术上的指导:包括文献收集、实践调研、问卷设计、访谈设计、数据分析、报告论文撰写及投稿等。

3.项目实施过程中资源上的支持:包括其他高校数据支持。

校级

项目成员

序号 学生 所属学院 专业 年级 项目中的分工 成员类型
曹阳 教师教育学院(南信大基础教育集团总校) 英语(师范) 2021 模型分析,报告撰写
吴晓函 教师教育学院(南信大基础教育集团总校) 英语(师范) 2021 问卷发放、数据处理
金娜 教师教育学院(南信大基础教育集团总校) 英语(师范) 2021 文献查阅、报告撰写
张佳悦 教师教育学院(南信大基础教育集团总校) 英语(师范) 2021 访谈调研、资料收集
张穗岐 教师教育学院(南信大基础教育集团总校) 英语(师范) 2021 模型分析、问卷设计

指导教师

序号 教师姓名 教师账号 所属学院 是否企业导师 教师类型
李浩 850296 教务处(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藕舫学院)

立项依据

1.通过问卷、访谈调研得到真实数据,了解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

2.在了解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的基础上,对影响高校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因素进行系统分析。

3.提出加强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引导对策及建议,改善大学生人际交往关系,从而促进大学生学以成人、全面发展。

1.确定研究主题,搜集资料

1)从对生活的实际观察出发,确定“互联网+”时代大学生人际交往关系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这一主题。

2)进行大量的文献查找,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为本组的研究进程奠定理论基础。

2.进行问卷调查与访谈

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大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调查问卷和访谈并收集数据,了解其对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人际交往关系的看法和实际生活经历,得到较为真实的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

3.整理所数据发现互联网时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问题并探究原因

1分析汇总问卷调查、实地调查所获得的数据,分析实际调查收集的数据发现“互联网+”时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和问题所在,为进一步探究科学原因奠定基础

2)通过小组讨论、实践调查、查阅文献分析大学生人际交往关系现状的科学成因。

4.根据研究发现的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立足理论基础和实际情况提出合理对策

国内外学者在大学生人际交往方面研究了很长时间,学者们对加强该问题教育的研究成果也十分充沛。不仅如此,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领域越来越宽,研究程度越来越深,研究的课题也越来越广。国内外学者集中研究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造成人际交往出现问题的原因、加强人际交往教育的对策等方面。

1.“互联网+”时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研究

国内:大学生自我表达的欲望更强。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信任度有所降低。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需求减少(海景景2022)。大学生在虚拟社区的社会交往具有自主性和多样选择性、隐蔽性和自由转角色、自觉性和自控性、人际交往领域的广阔性和时空的无束缚性等特点(管丽2021)。

国外:网络会占用过多的人际交往的时间,使现实中的人际交往时间和频率减少(霍尔特格伦)。

 

2.“互联网+”时代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因素研究

国内:大学生群体精力旺盛,情感需求也旺盛。他们即将迈向独立奋斗的人生,在心理层面会有各种各样的矛盾、烦恼,他们渴望有更多的渠道去疏解这些矛盾和烦恼,进而把压力释放以获得越来越积极的心态(陆庭2022)。

互联网人际交往降低了大学生交往成本,扩大交往范围,消除了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激发了大学生交往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孙婷2019)。

国外:将人的需求按优先次序从低到高排成阶梯式的五个层级,从需求层面指出必须进行人际交往才能促进人的健康发展。对于大学生来说,应通过人际交往的方式来满足自身社会需求,进而促进自身发展(亚伯拉罕·马斯洛)。

 

3.“互联网+”时代加强大学生人际交往对策的研究

国内:正确认识现实交往与网络交往。对于大学生来说,应该正确认识现实世界的人际交往与网络交往之间的关系(海景景2022)。借助新媒体平台,构建良好的人际交流空间。建立学习小组,促进学生交流互动。加强网络监督管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网络人际交往(谌思嘉2021)。

国外:提出要通过自尊、乐观以及关心、尊重来防止挫折(卡尔·兰塞姆·罗杰斯)。交往合理性和目的合理性之间存在的矛盾是造成诸多社会问题的症结所在。要想拯救现代性,需要构建交往合理性,在交往异化得到解决的基础上重塑健康有序的生活世界,最终实现和谐的人际关系(尤尔根·哈贝马斯)。

1.研究视角的创新:新时代互联网发展迅速,互联网对人们的影响越来越大,本项目以互联网为大背景研究大学生人际交往关系。

2.研究方法的创新:将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相结合得到真实数据,并采用数据分析法分析得到的数据,从而发现互联网时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3.研究对象的创新:伴随着新时代成长起来的大学生有新思想新特点,当前在校大学生主体为“00 后”,对这一主体人际交往的研究目前来看还比较少,“00后”大学生是本项目的重点研究对象。

1.技术路线


2.拟解决的问题

1)“互联网+”对大学生的社交产生了哪些方面的影响?

2“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有哪些特点及其社交心理?存在哪些问题?

3)“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线上社交和线下社交存在差异性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实现两者的协调与平衡?

 

3.预期成果

20224——20227   完成文献报告

20227——202210   完成问卷与访谈设计成果

202210——20231   完成问卷数据和访谈记录分析

20231——2023年4   完成《“互联网+”时代大学生人际交往关系现状调查对策研究 ——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为例》的研究报告

时间

内容

2022年4月——2022年7月

围绕“互联网+”时代大学生人际交往关系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这一主题查找文献,大量阅读文献积累理论依据。

2022年7月——2022年10月

立足现状,结合文献,制定调查问卷和访谈问卷。以线上和线下两种方式发放问卷并收集数据;以随机抽取的方式对南信大学生进行访谈并记录。分析数据得到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的特点。

2022年10月——2023年1月

对调查问卷和访谈记录得到的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的特点,针对性地提出问题并展开文献复查及文献再收集,剖析其背后的科学成因并解决问题。

2023年1月——2023年4月

多次召开小组讨论会,进一步补充并完善结题报告。

1.本课题组已经收集整理了涉及本课题研究的大量中外期刊(硕博论文,专业期刊等)。

2.本课题组依托南信大图书馆馆藏文献资料、南信大电子图书馆中文数据库、南信大电子图书馆外文数据库,中国知网教育数据库等丰富的文献资料。

3.指导教师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指导经验。

已具备的条件:

1.以大量文献资料为理论基础。

2.已经具有较为完善的实施方案,调查问卷的设计已经趋于完善。

3.项目组成员分工明确,具有较好的协同性。

尚缺少的条件:

1.前期时间有限,文献搜集不充分,分类不全面。

2.印刷问卷经费不足。

解决办法:

1.立项后继续大量搜集文献并进行分类整理。

2.通过“问卷星”设计在线调查问卷,节约印刷成本。

经费预算

开支科目 预算经费(元) 主要用途 阶段下达经费计划(元)
前半阶段 后半阶段
预算经费总额 0.00 0.00 0.00
1. 业务费 0.00 0.00 0.00
(1)计算、分析、测试费 0.00 0.00 0.00
(2)会议、差旅费 0.00 0.00 0.00
(3)文献检索费 0.00 0.00 0.00
(4)论文出版费 0.00 0.00 0.00
2. 实验装置试制费 0.00 0.00 0.00
3. 材料费 0.00 0.00 0.00

项目附件

  • 教师教育学院互联网+时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曹阳.pdf
    下载
结束